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建设教育强省的本质要求,扎实推进新时代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师科学研究能力和课题研究质量,7月10日,吉林省教育学会采取线上直播的方式举办了为期一天的2024年中小学教师科研培训会议。
吉林省教育学会会长潘永兴出席开班式并讲话,省教育学会秘书长邹文武主持会议;吉林教育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杜亚丽,省教育学会监事会副主席、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郭喜永,省教育学会学术室主任、省教育科学院职教所所长王世君,长春力旺实验小学科研主任李壮作专题报告;全省各市(州)、县(市、区)教育学会科研负责人和中小学教师共计49361人次通过线上参加会议。
潘永兴会长讲话
潘永兴会长在讲话中强调,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一定要立足省情、民情、教情,围绕教育强省建设主线,深入探索教育规律,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努力破解教育改革发展难题,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省教育学会一直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将提升科研管理能力和科学研究质量作为学会学术工作的首要任务,努力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提升中小学教师科学研究能力,不断提升省教育学会科研课题研究质量,更好地服务全省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和校长专业发展,尤其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内涵式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他希望每一位基础教育工作者,都应成为科研的践行者和推广者,要用科研的力量,点燃教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火花,点亮学生成长的道路,在科研的探索中勇敢前行,共同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辉煌篇章。
邹文武秘书长主持培训活动
吉林省教育学会秘书长邹文武主持中小学教师科研培训活动。
郭喜永副院长作了《教育科研:赋能教师幸福成长》专题报告。报告深刻解析了教育科研的内涵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基本特征,系统阐述了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所应具备的科研观念、科研意识、科研知识和科研能力等基本科研素养,通过案例的方式解读了教师如何掌握提出问题能力、文献综述能力、成果表达能力、课题研究能力等科研能力。
郭喜永
杜亚丽社长在《教育科研助力教师成长》的报告中指出,教师在进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可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形成教育风格和科学教育意识,成为用“哲学思考教育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强调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激发教师教学热情以及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等多个方面,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
杜亚丽
王世君所长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与实施要点》报告中解析了什么是课题研究、为什么开展课题研究、如何开展课题研究,从选题立项、明确问题,开题论证、提升设计,实施研究、科研验证,结题鉴定、提炼成果,成果推广、指导实践等五个方面系统地讲解了课题研究的全过程,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核心要素及注意事项。
王世君
李壮主任作了《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专题报告。他以自身从事科研工作的经历和开展课题研究的体验,生动地讲述了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做好课题研究。通过实例的方式详细讲解了如何针对问题寻找研究的切入点,给出了找问题、读群书、申课题、研课堂、讲沙龙、促合作的研究路径,分享了课题申报书撰写方法和论文写作的技巧。
李壮
参加学习的教师普遍认为培训的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不仅拓宽了视野,而且激发了大家对课题研究的热情和决心,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更加深刻体会到了科研工作的严谨性和创新性,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不仅是传递知识的工具,更是培养教师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次科研培训,让参会的每位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小学课题的研究过程及实施要点,全面掌握关于选择和确立有价值的课题及撰写研究报告、过程性材料、结题报告等需要了解掌握的相关概念、方法、内容,明确课题申报和研究的具体思路与过程,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为他们走向研究型教师的自主发展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