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奋力做好 新征程群众性教育科研和学会工作
发布日期:2023-01-31 08:53:17 浏览次数:6528次

——吉林省教育学会第七届理事会2022年度会长办公会工作报告(摘要)

王  青  逯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二十大将教育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进行系统谋划和部署,极具战略意义和广泛影响。教育学会组织面临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对教育、对社会组织改革发展新政策、新要求,面临严格防控疫情等一系列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全省教育学会系统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其历次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和省社团组织管理部门的具体工作部署,以筹备召开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为契机,继续坚持“一个目标”、“两个坚持”、“三项提高”、“四项建设”的工作思路,坚持防控疫情与业务工作两手抓两不误的原则,努力破解业务工作中的难题,坚持以教育科研为核心任务,以建设教育科研特色化学会为基本目标。突出党建引领、质量优先、创新驱动、服务基层、建设队伍的原则,不断探索省域、县域(县级为重点)和校本科研快速发展形势下质量保障的有效机制,着力于科研规划与工作体系建设、学术规范和学术能力建设、会员服务水平和队伍素质建设、秘书处政治与业务素质建设,有效推进社会公益与科普事业。学会充分发挥了在新形势下的职能作用,工作呈现出开拓进取、勇毅前行、再创佳绩的良好局面。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各项工作实现了新的进步和显著的成效。

(一)继续深化科研管理创新,推动科研特色化学会建设,促进课题管理与科研指导工作更有质量、更高水平发展,课题常态管理、成果推广和整体科研指导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一,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课题管理、提升教育研究质量为工作重心,科研管理工作取得新的成绩。2022年省学会全面贯彻《吉林省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指南》确定的的原则和工作要求,积极探索群众性教育科研工作规律,不断深化课题研究和科研管理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了“校本研究评审+指导”等科研管理与指导的体系。从提升校本科研质量的要求出发,调整、优化专家队伍,发挥中小学一线专家的作用,有效调动了各地教育行政领导、一线校长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广大教师的热情高涨。课题研究数量平稳发展,质量明显提高。2022年课题立项申报3726项、评审通过3144项,其中:年度立项申报3234项,评审通过2722项(其中重点课题341项),通过率84%;暂缓立项课题经指导和重新论证后二次申报立项492项,评审通过422项,通过率86%。全年申报结题5927项评审通过5212项,其中:年度结题申报5401项,评审通过结题4730项,通过率87%;经指导并补充研究后重新申报的暂缓结题的课题526项,评审通过结题482项,通过率91%。评审专家反映,全年申报项目的学术规范性普遍提高,选题、课题设计和课题研究水平大为提升。一些地方出台“教育科研课题评估细则”,开展了专项督导,效果很好。全省校本研究水平和申报项目质量明显提高,有效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队伍专业成长,尤其是在推进成果转化方面有了大的进步。评审专家们给予了详细指导和充分肯定。

第二,强化科研推广与示范工作,积极推动省学会主导课题“中小学主题研修”研究和推广性实验的深化研究工作,充分发挥其对校本研究的培训与示范作用,有效带动、提高了我省校本研究整体工作,校本研究实效性明显提升。2022年“中小学主题研修”研究与推广工作在上一年10个省、30多个县、近千所学校应用该系统的基础上,年内又有贵州、内蒙和我省的柳河、桦甸等地50多所学校启动了该系统,推广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经评审,本年度新立项子课题130项,结题94项。同时,我省为省外30多所学校和我省40多所学校培训了教师和研究工作者。调研发现,各地着力校本研修科学化、规范化和县域运行、保障、评价等机制研究,不断完善理论与实践指导体系,加强校本研修有效机制与实效性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特别是多数实验区域逐步有效地解决了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所遇到的县域农村教师全员培训中支持体系不健全,精准化不够,教研、科研、培训三者脱节,不能形成合力;校本研修无序,小规模学校难以开展研修;教师专业发展内在动力不足,目标追求盲目等问题。各地在研究和推广性实验探索中,涌现出不少新的时代典型案例,如,一些学校运用主题研修等形式,开展对新入职的特岗教师的培训培养,使其尽快成为基本合格的教师;一些学校经过主题研修,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改变学校面貌,流出的学生大面积回流;一些研修成绩突出的教师,走上学校领导岗位,成长为当地校本研修指导专家等。

在2022年省政府组织的全省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中,经专家论证,“中小学主题研修”研究和推广项目荣获1等奖,现正申报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022年,课题参与者有多人荣获各级多类奖项殊荣。舒兰市六中侯光辉校长在上海梦想教育基金会与北师大联合举办的全国10位“卓越梦想校长”评选中,从全国253名校长中脱颖而出,荣获“卓越梦想校长”称号。该项试验研究现已逐步成长为国内具有一定示范效应的校本研究指导方式,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区域性引导和带动作用。“舒兰经验”在与时俱进中丰富和提升。这是全省各级学会长期以来辛勤劳动的结果,也是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亮点。

第三,积极促进各级课题研究和成果应用共生、共享,遵循规律,深入做好中国教育学会立项课题推荐和委托管理相关工作,提升我省课题研究水平。2022年省学会坚持对中国教育学会委托管理的课题进行主动服务,严格学术规范,有质量地实施过程管理。本年度申报立项课题扩大了覆盖面,更加体现了导向性、前沿性和开放性。经严格履行程序,评审、推荐30项课题参加中国教育学会课题立项,而且从中带动了全省各级课题的管理和应用推广工作上水平。白山市三级课题结合联动的共生共享方式,获得极大成功,受到基层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欢迎。已出版研究文集。实施课题结题管理工作,有质量地完成了部分立项课题的结题工作。对我省的工作,中国教育学会领导多次给予高度评价,殊为不易。促进国家课题与我省课题研究有效衔接、实现共生共享,有效拓展了课题研究的影响力与省学会服务地方教育的力度。

(二)恪守学会组织职能,强化学术服务理念,重视咨询研究,着力建设全省现代教育科研的学术生态,活跃全省教育学术氛围。

其一,突出学术服务理念,认真组织第十四届吉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初选和推荐、省学会优秀教育科学成果评奖工作。 2022年省学会将两项成果评奖作为调动我省教育工作者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建设全省现代教育科研的学术生态,活跃全省学术氛围的重点工作项目。认真组织第十四届吉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的申报和初评工作。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计分等筛查程序,组织评委会从369项申报成果中筛查出107项成果进行初评,精选出39项成果推荐到省评奖办。本届初评推荐工作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我会实际,尽可能向现代“大德育”、美育、体育、综合实践教育和“五育并举”倾斜,强化成果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引领性,形成鲜明导向。紧密衔接该项评奖,于12月启动了省学会第十四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评奖工作。在坚持以往做法基础上,继续向“一线”教育工作者和会员倾斜,守正创新。方案更加成熟,管理更加规范。预计在2023年3月下旬完成,并与年度推进成果转化工作密切结合进行。各地教育部门领导给予高度关注并给予厚望。

其二,重视开展高端学术活动,加强对团体会员开展学术活动和学科教研科研的支持和指导力度,全面提升全省教育学术活动水平。克服疫情影响,与省中小学教学研究会等联合组织了“田家炳杯”第四届吉林省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大赛。该项活动围绕“落实课程标准 提高职业能力”主题,将实施比赛与相关学科教育教学研讨相结合,与落实国家和国际社会师范教育的相关标准、国家刚刚颁布的基础教育相关标准相结合,调动了院校和师生广泛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活动对深化师范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对于学会工作服务基础教育领域改革,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活动历时 5 个月,9所院校参加。在 217 名参赛选手参加的决赛中,参赛者通过教学设计、 模拟上课·板书和即席讲演等比赛环节进行教师职业技能展示,经过 几 天的激烈比赛,朱怡然等 19 名同学 荣获本届大赛特等奖,孙佳怡等 49 名同学荣获一等奖, 胡雪怡等 68 名同学荣获二等奖。延边大学师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荣获活动优秀组织奖。 继续加强对团体会员开展学术活动的支持与指导。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成功地在线承办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2022年学术年会”,围绕“中小学校内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主题,以大会主题报告、五场专题平行分论坛等形式,对新形势下学校内部治理所面临的形势、遇到的理论和实际上的主要问题、未来发展与走向、学校应对举措等,做了深入研讨、交流。8万余人在线上参加会议。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与东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中心共同承办了“率性教育与儿童哲学”高峰论坛暨“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坛突出主题,得到高校师生、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关注广泛,2022年12月16日、17日两天在线上会议,省内外参与论坛人数近15万人次,引领了全省基础教育工作。

面对严酷疫情,各地团体会员和部分省级专业委员会紧扣时代主题,积极作为,采取线上或线上与线下结合方式,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在线培训、交流、小型研讨等,称之为“雪中送炭”。“2022年全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质量发展论坛”在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举办。延边、辽源、松原、吉林市等地学会的多种形式的学科活动活跃,学术氛围浓,受到基层和教师的欢迎。省学会主动配合中心工作,尽最大可能为各团体会员、分会、专业委员会开展业务提供服务。

其三,积极做好咨询服务等学术活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发挥学会学术组织特有的参谋和智库作用。2022年省学会坚持调查研究,深入做好咨询服务工作。积极参与省政府调研咨询活动。2022年9月,我们应邀参加了关于《大力发展碳纤维产业加快打造“中国碳谷”》、《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调研工作。调研组在深入各地及相关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基础上,提交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对统筹发挥政府、部门、院校、企业合力,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技能社会建设,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等问题,提出系统的建议。建议得到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会长积极组织对国务院教育督导办研究起草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办学校督导工作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等文件的修改、研讨工作。结合修改《意见》,进一步研读了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组织有关民办教育机构参与调研、讨论,对《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及《教育督导问责办法》等制度法规的实施,提出了若干修改建议,以会长名义报送,并被采纳到相关文件制定和工作部署之中。

我们参与了中国教育学会“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所谈意见受到关注、采纳。

迎接二十大、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和学会筹备召开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为重大契机,全面加大力度,做好学会系统自身建设各项工作,提我省学会系统高水平服务教育发展和会员的能力

第一,迎接二十大、全面学习和贯彻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建统领,全面提高学会秘书处自身建设水平和学会整体工作水平。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省学会将全面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保证学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建设现代化学术社团的根本保证和遵循。学会把迎接大会、学习二十大精神作为主要内容,按照“坚持全面准确,深入理解内涵,精准把握外延,结合实际贯彻”要求,原原本本、逐句逐段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新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自身工作,省学会秘书处将集中学习与分专题学习方式结合、与学习党史和党的基本理论结合、与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尤其是与省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紧密结合,全面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我作为会长兼党支部书记,经过准备,围绕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的主题,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对外开放等重大部署,突出10个专题,在学会秘书处作了宣讲。全省将二十大精神与学会自身建设联系起来进行贯彻落实,有力地提高了三级学会秘书处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水平、教育科研和业务水平、服务会员水平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履职意识。

第二,高质量筹备召开吉林省教育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做好相关各项工作按照学会章程和主管部门部署,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办发[2016]46号和吉林省吉办发[2016]56号文件的相关规定,2022年省学会将进一步高质量筹备召开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作为重点工作,依法依规全力来做。筹备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十八大、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认真总结第七届理事会工作,酝酿选举产生第八届理事会,讨论确定新一届理事会的工作任务。通过筹备和召开大会,调动全省广大会员和教育工作者参与学会活动的积极性,更好地为我省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繁荣我省教育科学,发挥学会组织作用,提高省学会社会影响力,。筹备工作坚持了正确的工作原则: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原则。把党的领导贯穿各项筹备工作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二是坚持依法依规原则。严格履行各项工作程序。及时传达、贯彻上级指示、工作要求。三是坚持民主办会原则。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好各项工作。坚持学会管理的民主制度,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加强民主监督。四是坚持务实高效原则。严格遵守防疫政策要求,高效完成本次会议的各项工作。五是坚持“两手抓”的原则。筹备大会与学会业务(尤其是重点业务)统筹协调。经过全省各级学会紧张、扎实、高效的工作,我们在计划的时间内,全面地高质量地完成了第八届理事会会员代表、理事、常务理事的推荐和理事会班子构成沟通等的系列组织工作;完成了“吉林省教育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吉林省教育学会章程》修订及说明、“吉林省教育学会第七届理事会财务情况报告”等12个文件起草工作;完成了会议议程、日程和线上与线下结合方式的主会场、分会场设置及证书制作等准备工作。做到了上级部门和基层会员“双满意”。

深化全省学会系统标准化建设工作,发挥争先创优制度的激励作用,并将两项活动与评选年度有影响的十件大事结合起来,推动全省学会系统事业顺利、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2022年继续坚持不断完善标准化建设内容与机制,丰富星级学会建设内涵,引导和帮助学会工作发展薄弱的地区开展工作,力促标准化建设常态化。全省各级学会规范化建设意识不断增强。7月,评审通过了长春市宽城区教育学会为5星级学会。进一步完善争先创优机制。经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广泛参评,在全省学会系统中评选出273个年度先进集体、618名先进工作者、1434名优秀会员。各活动密切协同发力,有效地调动起了会员单位和广大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年疫情和防控“双严峻”的形势下,多数地方学会的工作积极进取,知难而进,充满生机和活力。如吉林市教育学会的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长春市的小课题研究活动,有力支持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延边州教育学会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作用,促进学科研究发展。农安县教育学会县域主导课题《依托教育信息化 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实践研究》有力助推了农安县乡村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带动了全县教育科研工作。学会组织在新形势下经受了检验。

第四,发挥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监事会和会长办公会的决策、监督与指导作用强化学会的民主机制建设做实、做好学会各项工作省学会更高标准地全面落实学会章程,进一步健全民主机制建设和组织建设。2022年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继续坚持秘书处每周一工作或学习例会制度,结合工作需要,进行专题学习,研究和指导工作;坚持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监事会、会长办公例会制度,研究处理重大事项,如:审议《2021年度工作总结与2022年度工作要点》,审议《吉林省教育学会2021年度财务情况报告》等。认真、及时听取理事、常务理事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发挥监事会的作用,保证省学会工作高质量地有序运行。

第五,积极适应新形势,推进新的专业委员会建设。2022年,我们完成了省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的筹建工作。积极推进生涯规划专业委员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的组建工作。

充分履行社会组织职责,坚持公益性和示范性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和科普活动形成广泛的社会效益

第一,2022年7月采取“在线比赛”形式,确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与省珠算心算协会联合,成功举办了“吉林省第31届珠心算优秀成果展示”。比赛设立大小赛场18个,参赛选手346名,教练116名,参赛总人数达到500余人。此前,我会与省珠算心算协会经过认真筹备,举办了“双减与珠心算教育”工作交流与理论研讨会。会长在会上做了主旨报告,就一些敏感和重要问题,与到会专家和领导沟通了意见,形成共识。

第二,2022年全年继续与省气象学会联合开展中小学气象科普教育活动,探讨科普活动与中小学课内外活动有机结合的途径。通过线上指导,组织开展气象科普教育示范校、系列校园科普报告会等活动。各地反映,该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丰富了学生课内外生活,带动和活跃了学校的综合实践教育,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围绕落实国家及我省气象和教育工作改革与发展的最新部署精神,丰富学生课外生活,深化新阶段的素质教育,配合中小学学科教学和双减工作,拓展综合实践教育,经过调查研究,我们与省气象学会2022年启动了新一轮全省中小学生气象科普学校创建活动。在全省遴选“吉林省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校”,并选择优秀基地校推荐参加 “全国科普示范校园评选”和“全国气象科普知识竞赛”等中国气象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第三,指导各地学会开展丰富多彩的体现社会正能量的公益活动和科普活动。吉林市教育学会“教育系列公益讲座”品牌、"助力抗疫,心理援助"公益讲座 、“杰出青年教师”“优秀青年教师”评选等活动,在全市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辽源市连续举办七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与科协联合开展“科学家进校园”和“家校科技联盟”活动,被省科协确定为特色创新工作。各地的公益活动、科普活动日益活跃、有效。

(五)完善基础服务平台功能,强化学会网络平台等基础设施应用效率,应对疫情影响,学会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首先,积极发挥“省学会科研管理系统”作用,进一步强化管理系统、网站、科研管理微信群、成果与专家资源库等的应用与协调,提高在线科研管理效率而且示范、带动了地方的工作。我们针对防控疫情常态化、精细化要求,深入探讨科研管理系统与网站、科研管理微信群、资源库等设施协调机制,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效地完善 “科研管理系统”功能设计;同时,加强“科研成果”、“专家资源”两库的建设。完善了“线上科研指导”技术方案,提升了应用协调能力。2022年网站、科研管理微信群和科研管理系统的实现有效对接,大大提高了地区间应用、协调工作效率,减弱了疫情影响,有效支撑了省学会系统全年工作。

其次,精心做好会刊《吉林教育》的编辑工作,着力提高质量,影响力扩大。与吉林教育杂志社协同办好“吉林教育综合版”,重点开发高质量稿源渠道,加强对一线教师、教研员、校长稿件的修改与指导。全年向《吉林教育》提供90余篇质量较好的稿件。充分发挥学会“学术指导单位”的作用,促进了会刊质量提升,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科研工作者提供优质服务。为会员单位办两期专刊。

学会事业发展中不足和主要问题

其一,由于疫情等因素,特别是几次疫情高峰冲击,导致几项线下工作没有如期完成如会员代表大会、线下年度工作会议、线下中小学教育科研骨干研修班、图书捐赠等。有的工作通过学会网站发布会议相关内容的方式做了一些补救,但具有局限性。探讨新时代更加完善的线上实施有效方式的空间还很大。

其二,课题申报数量不断增加和成果评奖工作不断深入,课题管理工作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如:年度立项、结题申报数量维持在多少项之间较为合理?应处理好数量与质量关系,尊重科学,实现研究效率最大化。又如:应进一步重视、解决目前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的学会科研成果评奖工作与省社科科研成果评奖“两层皮”的问题,可否将学会科研成果评奖中获奖成果作为省社科科研成果评奖的前期工作,在学会的科研成果获奖作品中评选出省社科评奖的推荐作品?这既会突出学会科研成果评奖的重要作用,又可提升学会推荐给省社科评奖成果的质量,尤其是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促进成果转化。

源于多种因素,学会系统工作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仍很突出。主要是存在着区域之间、专业委员会之间工作严重的失衡问题。个别地方学会组织不够健全,有的地区学会和专业委员会自身建设遇到不可预料的困难。专业委员会的作用,总体上地方好于省本级。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结合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提出解决的计划与方式。

吉林省教育学会即将召开第八次全省会员代表大会。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省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工作的开局之年。省学会必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教育初心,不忘时代使命,按照省教育厅和省民政厅的要求和工作目标要求,积极开拓进取,踔厉奋发,与时俱进,为推动教育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促进全省教育事业尤其是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学会重要的引领、参谋和智库作用,作出新的贡献。依据上级部署和我们的实际,本次会议对2023年工作,提出以下原则性的建议和意见。

(一)要正确把握新时代教育科学的正确方向。牢记“国之大者”,学深、悟透、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善于运用人类创造的全部文明成果,指导、提升我省的教育科学工作。要坚持学会的公益性质,不断提升为会员单位和广大会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二)要坚持学术会,服务会,依法治会坚持稳中求进,围绕“观念引领作用”、“改革示范作用”、“决策咨询作用”、“桥梁纽带等作用,充分发挥教育学会组织所特有的人才优势、组织优势、平台优势,把各项工作做得更优。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和空间,激发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动力,扩大影响力。深化智慧应用,提升学会数字化管理水平。

(三)要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学会组织的理论沟通实践的优势,不断增强其内生力、指导力、解释力和引领力。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不断创新。更有力推进教育研究范式、方法的探索出新。提高教育研究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加强协作研究,重视理论研究、调查研究、国际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等,促进科研成果向实践转化。

()恪守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突出问题导向,坚持“改革创新,无私奉献”的进取精神“勤学乐思,笃志求是”的传统学风,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痛点,加强基础教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宏观政策和战略问题研究,主动回应党政关心、校长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继承历届理事会的办会理念,发挥学会组织话语权的优势,正确引导和影响教育舆论,努力营造和谐有序、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扎实推进教育科研工作。

()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对社团组织的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团组织改革发展的规律,坚持建设现代化学术社团的目标。更加强化内涵建设,高水平开展学习型、研究型、服务型、法治型秘书处建设和全面标准化、特色化建设。要在优化治理结构,改善治理效能上下功夫,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加强机制、制度、组织创新,释放其巨大的内在潜力、动力、活力,提升学会的管理能力和学术品质。

目前正值我们伟大祖国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时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二十大的召开,标志着教育事业和学会工作开启了新的征程,教育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改善环境、力促公平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在向第二个奋斗目标进军的征程上,毫无疑问,教育学会组织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要不懈、扎实地工作,勇毅前行,守正创新,落实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部署,按照党指引的方向,奋力为全省教育事业的发展助力,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实现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目标,做出教育学会组织的贡献!(2023年1月)



编辑:kongxh
吉林省教育学会长春市人民大街9199号
邮编:130022 邮箱:jlsjyxhmsc@163.com
电话:81170298 QQ群:2991192
吉ICP备190068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