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吉林省教育学会教育科研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6-10-28 18:12:36 浏览次数:1714次


吉林省教育学会教育科研工作报告

——“十二五”教育科研工作回顾与

“十三五”教育科研工作展望

吉林省教育学会迟长伍

(2016年10月25日)


各位领导,学会和学校的各位朋友们:上午好!

“十二五”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十二五”以来,尤其是七届理事会以来,省教育学会以“建设现代化的学术团体”为目标,坚持“学术引领、科研创新、强化服务、规范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学术立会、服务强会、民主兴会、依法办会”的办会原则,围绕着“提高群众性教育科研的质量和水平,提高购买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为会员和会员单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等三项任务,不断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学术资源建设,机制制度建设和秘书处建设”。在这个基本工作思路指导下,将教育科研作为学会的核心工作,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努力探索和创新,寻求工作新思路和新方式,积极推进学会工作,教育科研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发展势头良好。

概括起来做了6个方面11项工作,同时总结出4大问题。

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以教育研究为重点,积极推进课题研究工作。形成了认可教育科研,积极踊跃立项,科研质量明显提高,研究的问题涉及各个方面,在解决教育发展和教育教学问题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学校和教师教育科研意识和教育科研有效性不断增强,氛围越来越活跃,发展势头良好。

二是以提高科研质量和树立学会形象为目标。强化学术自律,“出台了学术规范”和“自律规则”;加强和规范管理,出台了十几项管理办法和规定。如明确评奖比例,规范印章管理,规范了评奖和发证;强化并创新科研指导方法,探索和实施了新方法。加强和规范了教育科研管理,提高了科研指导的水平,科研质量和学会形象都有明显提高。

三是以活跃学术氛围,提升学术水平,引领和推进我省教育科研工作为目标,创建自主学术品牌,引进优势学术资源为我省服务。举办了“长白山教育论坛”、“全国学校与家庭合作教育高峰论坛”、“全国第十七届小学优质课观摩评议活动”,成功地创建了我省的高端学术品牌,带动和提升了我省的学术水平和能力。

四是以提高学会学术服务能力为目标,强化秘书处建设和专家团队建设,从组织上确保教育科研的有效性和严肃性。针对省学会存在的服务能力不够高,思想作风不够强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强化秘书处建设;在组建学术委员会基础上进行专家资源库建设。学术服务能力有明显提高,部门的作用基本都能良好发挥,高端学术活动的策划与举办能够得到欢迎和认可,思想作风状况已经有明显改观。

五是发挥专业委员会的带动作用。建立了会长副会长联系专业委员会制度,创立了“项目指导方法”指导专业委员会工作;调整专业委员会结构,指导换届。鼓励、指导和帮助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引领和带动全省学科教研和科研活动。这些工作,有力地激发了专业委员会的活力,在凝聚相关专家,形成学科和专业的学术能力和特色,引领和带动全省教育发展等方面都有明显作用。进一步发挥了专业委员会的作用。

六是以强化成果意识,以提高科研价值和效率为目标,加强成果推广的两个平台建设,探索成果推广的新方法,积极推进科研成果应用和推广工作。成果意识明显增强,科研有效性得到了提升。

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我省教育科研工作还不够完善,存在4大问题:

一是群众性研究的特点不够突出,中小学校本研究作为学会的主攻方向的地位不够明确,思路和具体措施不到位。

二是科研培训作为群众性研究的重要指导方式,组织实施的力度不大,培训方式方法单一,科研骨干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发挥不够。

三是教育科研发展不平衡,地区间差距较大,对一些地区指导和推动的力度还需加强。

四是科研成果应用和推广的方法和渠道还有待拓宽,成果意识的引领和培养的力度还需不断加强。

这些问题的提出,对指导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会大家能够看到,在“十三五”展望中都作为加强和发展的目标项目展现其中。

“十三五”教育科研工作思路与发展框架

“十三五”期间,省学会将继续坚持以“建设现代化的学术团体”为目标;坚持“学术引领、科研创新、强化服务、规范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学术立会、服务强会、民主兴会、依法办会”的办会原则。建设一个具有鲜明教育科研特色与校本研究的群众性特点突出的省级社团组织(这是“十三五”省学会的定位)。

一、教育科研是省学会特色化发展的核心内容,校本研究是省学会特色发展的主体内容(特色化发展的含义)

省学会总体发展目标是“建设一个“以标准化为基础,特色化为主体,群众性为特点,高水平学术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具有鲜明教育科研特色的学术社团组织”。

“标准化”是国家对社团组织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范,明确了社团组织的基本功能、职责和要求。标准化建设是省学会基础性、常规性的工作,是省学会不断完善和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全面发展不等于高水平发展,这就需要特色化。

“特色化”是社团组织具有鲜明个性文化,在某些方面高于一般社团组织的发展模式。特色化建设是省学会寻求高水平发展的主要途径,是省学会建设具有现代治理基础和个性化特点鲜明的现代化社团组织的诉求。

“群众性”是社团组织的基本特点,我们社团组织的主要责任是发动和组织群众从事有利社会发展的活动,学术组织主要是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学术活动,教育学术团体就是发动和组织教育研究活动。那么我们的群众主体就是校本,就是教师。因此,我们的主攻方向就是校本和教师。

“高水平的学术能力为主要内容”是省学会特色化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式。多年来在各届理事会的努力下,吉林省教育学会已经形成了教育科研的传统,并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定的文化特色,这不是我们想出来的,而是省学会多年积累和沉淀起来的。这是特色化的坚实基础和先决条件。

特色化建设就是省学会将教育科研作为最具特色,将校本研究作为最能彰显群众性特点的重点内容和追求,谋求个性化的高水平发展,将吉林省教育学会在“5A”标准基础上,建设成为具有鲜明教育科研特色与校本研究的群众性特点的省级社团组织。

二、教育科研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内容

教育科研作为吉林省教育学会特色化建设的内容和追求,将在未来,尤其是“十三五”期间,在比较完善的标准化建设基础上作为核心工作加以实施。(怎么实施——一是基本思路;二是围绕着思路设计的工作内容)

(一)基本思路(两部分构成——一是三原则、指导方针;二是发展框架)

1、把握好发展的三个原则:

一是把握好教育科研工作作为吉林省教育学会特色的核心地位,处理好特色发展与标准化建设的关系。首先保证5A级标准化水平,并不断完善和提高;其次将特色化作为发展的增长极,强力推进,不断提升。

二是把握好教育科研有效性的发展方向,处理好科研质量与校本研究的关系。在保证科研规范的前提下,探索和研究校本研究的特点,逐步建立适应于校本研究的规范和要求。

三是把握好社团组织群众性研究的特点,处理好校本科研与引领和咨询性研究的关系。以校本科研为重点,积极组织和推进草根研究,兼顾教育宏观发展和政策咨询等引领性和咨询性研究。

2、基本发展框架:

以课题立项研究为主攻,以学术活动和科研指导为两翼,以学术能力建设为保障,突出校本研究的群众性研究特点,做好科研引领和咨询研究。

(二)主要工作内容:

第一方面:做好课题立项工作,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继续做好课题立项研究,突出群众性研究特点,大力发展校本研究,引领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课题立项研究是教育科研工作的主要形式,是普及教育科研的重要途径,是解决教育发展和教育教学中疑难问题的基本方式,是省教育学会的优良传统。“十三五”期间,省学会要在坚持做好常规课题立项研究工作的同时,大力发展校本研究。突出校本研究,尤其是校本小课题研究的特点,探索校本研究规律,创设适合校本研究发展的机制,设计适合校本研究的内容:如:“申报材料要求”、“立项与结题要求”、“程序要求”等。创新校本研究工作。将突出学会组织群众性研究特点思路和工作,在课题立项和研究中作为重点工作来落实。

第二方面:做好校本研究工作,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发展。

概括起来叫做三大项5小项工作:能力建设(包括:培养团队、强化指导)、环境建设(创建引力场,吸引学校和教师主动研究)、动力建设(包括:价值引领——创新成果推广;有生力量引领——专业委员会引领)

1、开展教育科研骨干评选活动,创建引领和带动校本研究的机制,活跃校本研究氛围。(培养团队,骨干作用)

“十二五”期间缺乏高水平的研究人才和团队是制约教育科研发展,尤其是校本研究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中小学教育科研队伍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在中小学分期分批推选热爱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研究能力强,经常应用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解决教育发展和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的科研骨干校长、骨干科研主任、科研骨干教师。发挥他们在校本研究活动中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以这些科研骨干为核心逐步构建我省高水平的校本研究骨干队伍,是增强校本研究能力,提高校本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机制。省学会从2016年开始开展教育科研骨干推选活动(也就是“十三五”开局),计划在“十三五”期间推选三批,初步形成每一所学校都有一只精干的校本研究示范团队。

2、积极推进和创新教育科研指导工作,提高校本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强化指导,普及科研)

省学会科研指导工作将针对校本研究的一些倾向性问题,采取“培训科研骨干,发挥其带动和示范作用;抓住课题立项研究的关键环节,实施课题培训和重点课题、薄弱课题指导的方针”。调动校本研究的积极因素,提高校本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活跃校本研究的氛围。

科研骨干培训:是针对科研校长、科研主任和研究能力相对较强的教师设计的培训。通过“校本主题研修系统建设、校本研究方法、中小学教师研究报告撰写”等接地气的课程,提高校本研究管理的水平,提高科研组织者的研究能力和示范作用;通过“教师研修与自主发展、校本研究方法、中小学教师研究报告撰写”等接地气的课程,提高骨干教师研究能力,培养教师研究习惯。通过这样的培训,逐步培养一批校本研究的骨干力量,在区域内形成示范和带动机制。

课题培训:是抓住规划课题立项的关键环节,对课题研究过程,研究方法,课题结题等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保证课题顺利结题。逐步培养一批能够发现问题,有研究能力的教师研究群体,形成校本研究的有生力量,发挥辐射作用,带动校本研究发展。

课题指导:抓住课题立项和课题结题这两个关键环节进行指导。一是在立项环节对一些研究价值高,但设计不够完善的重点课题进行完善性与提升性指导,培养校本研究的领军人物;二是在课题立项和结题环节对有研究价值,但课题设计或者研究存在一定问题的课题做暂缓立项或者暂缓结题处理,并进行针对性指导后立项或结题的方式。扶持课题研究积极性高,研究能力不够的教师,帮助他们完成研究。拓展校本研究的力量,壮大校本研究队伍。

3、推广李元昌教授历经8年,潜心研究,形成的“校本主题研修系统构建”科研成果,创建校本研究引力场。(创建环境,引导教师自主研究)

李元昌教授的“校本主题研修系统”是“以学校的问题与教师的问题相结合的问题体系为主题的,以学校的自我研究和教师的自主研究为主体的教师研修方式与学校研修组织方式融合的研修系统”。它有效地解决了校本研修零散、无序、低效的问题,有效地延伸了国培和省培等教师培训的结果,是最接地气的教师自主性专业发展方式,是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和模式,而且是最具本地传统教育文化的方式。积极倡导和推进校本研修系统构建工作,创建校本研修的引力场,吸引和培养教师研究性工作,引导学校建立适合本校的校本培训体制和机制,调动教师自主性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建教师自主性专业发展的有效机制。这是提高校本研究能力、水平和效率的最有效途径。

4、开展科研课例大赛活动,强化校本科研成果应用与转化,提高校本研究的有效性,增强教师研究的信心。(价值引领——成果应用,体现价值,提增信心)

科研课例:是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或者研究结束后,应用自己或学校的科研成果,成功地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的课例。科研课例大赛就是在全省遴选科研课例进行比赛,对科研成果和教学效果进行比较,选出一、二、三、和优秀的进行表彰。这项活动的难点在于制定科学的不同于普通课例的评价体系(评选条件)。省学会将于2016年下半年组织教育科研和教研人员相结合的专家团队进行探索和研究,完成比赛评价方式的设计,2017年开展科研课例大赛活动。

这项活动是有力促进校本研究成果有效应用、转化与推广,增强教师成果意识与研究的信心,提升学校和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提高校本研究有效性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机制。

5、调动专业委员会学科研究的积极性,活跃学科研究氛围(有生力量引领)

专业委员会多为我省学科或者专业领军部门牵头,是学科研究的重要力量,是校本研究组织与引导的重要机构。“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做好会长、副会长联系专业委员会制度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完善专业委员会学术活动指导工作,积极探索和研究调动专业委员会积极性的新机制和新制度。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学科研究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丰富我省校本研究的内容,活跃校本学科研究氛围。

第三方面工作:做好引领性研究工作,服务教育发展

引领性:一是学术引领(引导方向),二是理论与实践引领(引起讨论、激发研究兴趣)。主要是3个方面,4项工作引领我省教育研究。

第一、学术品建设,包括:提高和完善“长白山教育论坛”、充分利用全国优质资源,为我省服务;第二、加强重点课题研究,引领全省研究;第三、做好调查研究,为政府和学校提供咨询服务。

1、完善和提高“长白山教育论坛”品牌建设,发挥其引领作用

将“长白山教育论坛”作为我省中小学高端学术活动,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其学术活动品牌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活跃我省学术氛围,带动和引领我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功能和作用,提升省学会的高端学术能力和水平。实施过程中,坚持以“提升我省学校品质”为主线的学术方向,每两年一届,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为目标,每届一个主题,不断深化和关注我省学校质量问题与策略的探讨。为我省学校品质提升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

2、充分利用全国优质学术资源,丰富我省学术活动内容与形式,发挥起引领作用,服务我省教育发展。

将充分利用全国优质学术资源为我省服务,创建我省的第二个高端学术活动。继续在全国选择影响力大,学术素质高的学术或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引入我省。充分发挥这些优质资源的作用,丰富我省学术活动内容与形式,带动和引领我省教育发展,活跃我省教育研究的学术氛围,提升我省的学术水平。逐步形成利用优质资源提升我省学术能力和水平的学术品牌。

3、加强重点课题研究,提升引领力度

“十二五”期间重点课题研究比较薄弱。“十三五”期间省学会将紧紧把握我省教育发展的问题,选择具有引领作用的重点课题,列为重点给予倾斜,提升我省学术引领的力度。

4、做好调查研究,为教育行政和学校提供咨询服务

“十二五”期间省学会为省政府和省教育厅进行了十几项调研和咨询工作。多项建议被省政府和省教育厅采用,为我省教育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咨询服务。“十三五”省学会将继续做好调查研究和咨询服务工作,同时加强对基层学校的咨询和指导工作。为我省教育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服务。

第四方面工作:做好保障工作,提高教育科研的质量和水平

保障:就是创造条件。2个方面,5项工作:教育科研自身条件3项工作,包括:专家资源库建设(决定性条件);加强成果推广和应用(强化成果意识,提振信心,机制性条件);制度机制建设(规则性条件)。外部条件:秘书处建设(自身能力建设,内含性条件);标准化建设(全省能力建设,环境性条件)。

1、做好专家资源库建设,提高咨询和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专家资源库”作为学术委员会的补充和延伸,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咨询、指导、评价等作用。尤其是咨询和指导,对专家的数量和质量要求都很高,而恰恰这是我们“十二五”期间的弱项。专家资源库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这项工作“十二五”期间已经启动了。“十三五”期间要继续做好专家资源库建设工作。一是做好专家资源库软件开发工作,软件不仅要实现专家资源的储存,还要实现专家资源的调动、网上办公和咨询等功能。二是做好专家的推荐和遴选工作,按照学科分类推荐和遴选,并且吸收和培养中小学专家型教师参与我们的专家团队。

2、继续加强秘书处能力建设,提高学术服务水平和组织教育科研活动的能力和水平

秘书处是策划和组织教育科研活动的核心部门,能力建设是省学会教育科研发展水平和特色化建设的关键。“十二五”期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创建了较好的基础。“十三五”期间要继续做好这项工作,不断提高秘书处策划和组织教育科研活动的能力和水平,活跃教育科研氛围,努力促进校本科研发展。从而提高省学会服务教育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水平。

3、强化成果意识,拓展科研成果应用和推广的渠道,提升教育研究的价值和水平

科研的价值在于解决问题,科研成果是解决问题的载体,能解决问题科研才有价值,学校和教师才能认可,才能有信心。因此,科研活动中成果意识和成果推广与应用是体现科研价值的关键因素和环节。

成果意识和推广应用是“十二五”的短板,规划和开发好三个成果应用和推广的平台,探索校本科研成果应用和转化的机制,拓展成果应用和推广的渠道和方式十分重要。主要做好4件事:

第一、完善成果评奖平台,拓展和延伸成果推广功能。一是从校本研究实际出发,突破公开发表的成果评奖的限制,探索未公开发表成果评奖的方式和方法;二是对公开发表成果进行二次推广,充分利用省学会网站快捷方便的优势(知网等网站上网复杂,且是有偿服务)进一步推广研究成果。

第二、加大力度建设好会刊平台,充分利用会刊为本省中小学校本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服务。

第三、建设好网站平台,在网站开发中设计成果专栏,开辟专门窗口,展示和推广优秀的校本研究成果。

第四、创新成果推广途径和机制。不断推出成果推广新方式,如科研科例大赛等。

4、继续完善教育科研的制度和机制建设,不断提高教育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在“十二五”教育科研制度和机制建设基础上,将以提高教育科研有效性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建设。尤其要针对校本研究的深入开展,从科研普及、成果应用、质量提高等方面进行探索,设计开发有力校本研究发展的相应机制。

5、继续做好标准化社团建设工作,积极推进教育科研薄弱地区提高的工作水平,促进均衡发展。

2014年省学会开展标准化建设以来,省本级通过了省民政厅5A评估,取得985分的高分,标志着省学会达到了标准化学会的水平。标准化建设过程全面总结了省学会的工作,明晰了省学会的优势和薄弱环节;对教育学会组织的功能作用有了深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省学会明确了标准化与特色发展的关系,为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省学会将标准化建设作为推进全省教育学会均衡发展的有力抓手,开展星级学会评估工作,有力促进了各级学会的发展。截止2015年底,全省已有7家市(州)和县(市、区)学会通过省学会5星评估,带动和引领了全省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市(州)、县(市、区)级学会标准化建设不仅促进了本级学会的标准化建设,同时促进了教育科研的发展,也为省学会开展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十三五”期间,省学会将继续推进标准化建设工作,将对教育科研发展薄弱的地区开展调查研究,将教育科研发展作为指导重点积极推进薄弱地区标准化建设工作。





编辑:kongxianghua
吉林省教育学会长春市人民大街9199号
邮编:130022 邮箱:jlsjyxhmsc@163.com
电话:81170298 QQ群:2991192
吉ICP备190068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