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解放思想,树立基础教育科学发展观
发布日期:2010-05-13 09:46:56 浏览次数:1268次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30周年。30年来基础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普及义务教育的条件更加成熟,以基础教育新课程全面实施为标志,教育教学进入改革发展的新阶段。高中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在办学体制和办学规模方面改革发展效果明显。人均受教育年限显著提高,国民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为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面对我国经济自由、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自治的新形势,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基础教育的体制机制、发展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对党的17大提出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保障教育公平,实施素质教育等新要求、新任务,我们也还不能完全胜任。地方教育行政机关、教育组织机构、教育工作者,对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各自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似乎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念?

党的17大报告提出,“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两个着力”明确要求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勇于解放思想,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推动思想解放,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特别是发现问题,不仅仅是工作中的一般问题,应该是深层的观念、体制机制、发展方式问题,是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一些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的老同志就提出,应试教育、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薄弱学校建设等问题为什么长期重视,而长期得不到解决。以往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教育内部过多地强调社会家长、考试制度等原因,教育自身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伴随着经济领域的改革,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基础教育功利化倾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改制学校”问题,以及伴随新课程实施出现的“校本教研、培训”与传统管理体制的矛盾,以及拖欠公办教师工资、城市公办学校新代课教师等等。我们对新问题缺乏新的有效解决方法。

我省实施新课程已经五年了,新课程实践催生很多教育教学创新,但是由于学校缺乏主体性,缺乏体制和制度保障,教育教学创新难以成长、成熟。此外,地方教育行政机关直接办教育的领导方式和新课程倡导的“校本”、校长职业化、教师专业发展等新理念的操作格格不入。现实工作中,“教科书”式的科研、教研、培训也远离基础教育生活中问题的解决和教师工作需要。

综合上述情况,我们感到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遇到了来自教育体制机制内部的阻碍,可以说影响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以新课程为核心的新教育实践和现有教育体制机制的矛盾。

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是一个痛苦的经历,但恰恰是解决问题的起点。改革总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没有问题的改革是盲目的。发现问题和着手解决问题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提。而回避问题是体制落后和我们思想还不解放的表现。党的17大号召全党继续解放思想,对我们教育系统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是教育是思想意识方面的事业,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教育的基本发展方式是不断地提高对教育的认识和不断地实践这种认识。

二是计划经济时期形成教育体制、机制,统一教材、统一计划、统一考试,使教育机构和教师形成太多的“执行”意识,主体性受到压抑。

三是新课程实践表明,体制改革的滞后,抑制教育思想观念更新已经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障碍。学生们在呼唤“让教育适应我们,不让我们适应教育”就是一个佐证。

解放思想,解放教师,解放教育生产力,基础教育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当前基础教育系统以全面实施新课程为标志,正处在“产业升级换代”的过程中,迫切需要解放思想,冲破不合时宜的教育文化的束缚,冲破传统教育体制、机制的束缚。比如,在基础教育的性质、目的、功能的价值取向上实现突破和升华。由国家本位转向“以人为本”、功利倾向转向公益,由选拔精英转向普及全体、关注部分学生应试升学转向关注全体学生的素质和幸福,由传承文化传统转向兼顾文化创新、关注效率转向关注公平等。在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式上,由行政驱使转向专业引领,由“他主”转向“自主”,由抓“重点”促“造山”转向抓“薄弱”促“均衡”等。在基础教育体制机制方面,改革“全能型”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模式,改变学校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附属单位的“政校关系”,改善学校“科层式”的组织结构。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植根”社区形成明确的服务区和责任区等。

解放思想,创新基础教育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离不开对新时期基础教育的再实践、再认识。

新时期党和国家对基础教育寄予更高的期望,要求用高品质、多功能的基础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支撑更文明社会的建设。基础教育如何尽快提高自身的文明程度,既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意义所在。因此,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树立基础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地方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树立基础教育科学发展观说到底是推动领导者和教育组织与时俱进“看教育”、“办教育”,提升和改善其教育哲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基础教育是向每一个人提供的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他的目的是使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基础教育应该是最关注年青一代的幸福,关注生命质量,人的潜能的发挥和价值实现,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事业。

地方政府应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认识基础教育,全面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转变职能,加大投入,确保人、财、物方面的公共服务,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组织保障,促进本地区基础教育的转型和公益、公平、民主、和谐等现代教育功能的实现。

基础教育系统要坚持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的性质、方向,把握教育改革发展全民化、终身化、民主化、信息化的大趋势,创新改革发展的理念和方式。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是对教育实践的新认识和对新时期基础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把握,是对改革发展的新探索,是基础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新时期地方基础教育的任务、目标应该是“创建新体系,实践新教育,培养新公民,服务新社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实践生活教育、生存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个性化教育、民主教育;把学校真正办成学生幸福、快乐、健康成长的地方,办成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地方;在教育发展中,确立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资源,教育人事管理为教师发展服务,以教师为本,促进专业自主发展;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合作者、指导者、参与者、引路人、反思者、研究者、学习者,“自主、合作、探究”不仅是新的教学方式,更是新的生活方式和时代精神体现。如果把基础教育和建房子类比的话,早年基础教育的三字经、百家姓和后来的“新学”,现在的新课程就好比搭草房、盖砖瓦房和建生态环保房,领导、施工队伍和工作方式都是不一样的。草房由生产队长领农民就能搭,盖砖瓦房至少需要有木匠、瓦匠,建生态环保房不但要有各专业图纸和专业工种,还要有工程师作为专业领导。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靠现有领导体制和教师队伍是不行的,要有新的基础教育体制、政校关系、职业化校长、现代学校制度、专业教育机构、专业化教师队伍等。教育行政部门在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要推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和

完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

,加快校长“公推公选”和现代学校制度试点,加强专业教育机构的改造和提升,促进基础教育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地方教师进修院校要尽快适应教育新形势和新任务的变化,主要工作任务和方式应由学历补偿型转向素养提高型,由学科知识型转向实践研究型,由专业技能型转向文化引领型。把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式逐步转移到,依靠具有先进教育理论水平、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群体的思想和智慧,引领改革发展;依靠专业教育机构的先进教育文化,促进校长、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组织自我发展完善;依靠广大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来。.




编辑:孔祥华
吉林省教育学会长春市人民大街9199号
邮编:130022 邮箱:jlsjyxhmsc@163.com
电话:81170298 QQ群:2991192
吉ICP备19006882号-1